第1章 COM+:一次變革
1. 1 COM+和說明性模型
1. 1. 1 COM與COM+之間的差別
1. 1. 2 COM和COM+的基本原理
1. l. 3 使用接口的理論理由
1. 1. 4 使用接口的實際理由
1. 2 RPC:COM接口的起源?
1. 2. l 接口定義語言
1. 2. 2 COM和RPC的關系
1. 3 IDL:開始或者結束?
1. 3. l 在VisualC++中實現(xiàn) COM對象
1. 3. 2 Visual Basic
1. 3. 3 尋找注冊的類型庫
1. 4 本章小結
第2章 COM基礎知識
2. 1 IUnknown的作用
2. 1. 1 Release()
2. 1. 2 AddRef()
2. l. 3 QueryInterface()
2. 2 COM存在于何處?
2. 2. l 動態(tài)連接庫(DLL)
2. 2. 2 一個, COM十變化--代理進程
2. 3 本章小結
第3章 COM內幕
3. 1 虛函數(shù)表(vtables). 抽象基類和多態(tài)
3. 1. 1 作為抽象基類的接口
3. 1. 2 實際中的多態(tài)
3. 1. 3 虛函數(shù)表(Viable)的內部結構
3. l. 4 將RPC. DLL. 類型庫和虛函數(shù)表放在一起
3. 2 COMCalc C++例子
3. 2. l 在代碼中指定GUID
3. 2. 2 從IUnknown繼承
3. 2. 3 STDMETHOD. STDMETHOD-IMP和方法
3. 2. 4 多重繼承
3. 2. 5 QueryInterface()的實現(xiàn)
3. 2. 6 類廠
3. 3 本章小結
第4章 線程和套間模型
4. l 線程和進程
4. 1. 1 對線程和進程的理解
4. 1. 2 競爭狀態(tài)和線程問題
4. 2 套間(Apartmnents)
4. 2. 1 作為同步幫助的消息隊列
4. 2. 2 線程和對象
4. 3 列集接口
4. 3. l 全局接口表(GIT)列集
4. 3. 2 進程之間移動接口
4. 3. 3 列集接口的艱難方法
4. 4 聲明套間
4. 4. 1 自由線程列集器(FTM)
4. 4. 2 線程中性套間(TNA)
4. 5 本章小結
第5章 方法調用和列集
5. l 類型庫列集
5. 2 后關聯(lián)
5. 2. 1 后關聯(lián)的體系結構
5. 2. 2 調用參數(shù)和列集
5. 2. 3 后關聯(lián). 類型庫和IDISpatch的故事
5. 3 后關聯(lián). 列集和oleautomation標記
5. 3. 1 J++和雙接口
5. 3. 2 在J++中支持雙接口或者自定義接口
5. 3. 3 檢查包裝器
5. 4 本章小結
第6章 COM十目錄
6. l 從INI文件到注冊表再到目錄
6. 1. l 配置的組件和COM十應用程序
6. 1. 2 MMC
6. 2 普通的COM十應用程序
6. 2. 1 安裝或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應用程序
6. 2. 2 應用程序標識
6. 2. 3 輸入組件與安裝組件對比
6. 3 自動配置
6. 3. 1 COM+管理對象屬性
6. 3. 2 介紹COM十管理對象
6. 3. 3 使用管理對象
6. 4 一個快速的瀏覽:預先安裝的COM+應用程序
6. 4. 1 COMI+QC死信隊列監(jiān)聽器
6. 4. 2 COM十實用程序
6. 4. 3 IIS進程內應用程序和IIS進程外緩存的應用程序
6. 4. 4 IIS實用程序
6. 4. 5 系統(tǒng)應用程序
6. 4. 6 Visual Studio APE包
6. 5 CPC:一個探聽的最好朋友
6. 6 本章小結
第7章 環(huán)境
7. 1 IObjectContext簡介
7. 2 COM和MTS集成
7. 3 環(huán)境:兩個不同的定義
7. 4 COM環(huán)境實現(xiàn)
7. 4. 1 截取
7. 4. 2 環(huán)境. 套間和自由線程列集器
7. 5 理解和使用環(huán)境接口
7. 5. 1 IobjectContextInfo
7. 5. 2 ISecurityCallContext
7. 5. 3 IGetContextProperties
7. 6 本章小結
第8章 事務
8. 1 回退和提交
8. 2 經典的事務和傳統(tǒng)的數(shù)據(jù)庫
8. 3 一個事務情景
8. 3. 1 BEGIN TRANSACTION和COMMIT TRANSACTION命令
8. 3. 2 分布式事務
8. 4 DTC
8. 4. 1 Escrow和兩階段提交
8. 4. 2 兩階段提交協(xié)議
8. 4. 3 系統(tǒng)失敗和調和
8. 5 微軟的DTC:真實性
8. 5. l 使用本加工的DTC跨越多數(shù)據(jù)庫協(xié)調事務
8. 5. 2 事務征集中的不同
8. 5. 3 分布式事務和DTC小結
8. 6 COM+事務
8. 6. 1 COM+事務說明性設置
8. 6. 2 RD:第一次看
8. 6. 3 COM+事務行為:表決
8. 6. 4 使用IContextstate的出色的精細控制
8. 7 事務. ASP頁和IIS
8. 8 本章小結
第9章 補償資源管理器
9. l 資源管理器
9. 2 CRM的組件
9. 2. 1 Worker
9. 2. 2 CRMC1erk
9. 2. 3 Compensato
9. 3 終止事務
9. 4 處理恢復
9. 5 當懷疑時
9. 6 完成Compensator
9. 7 CRM和隔離
9. 8 本章小結
第10章 隊列組件
10. l 掛起消息發(fā)布的秘密
10. 2 介紹微軟消息隊列
10. 2. l 作為中間件的MSMQ
10. 2. 2 MSMQ發(fā)送器實現(xiàn)
10. 2. 3 MSMQ接收器實現(xiàn)
10. 3 從MSMQ到COM十隊列組件
10. 3. l 使用隊列組件的異步方法調用
10. 3. 2 隊列組件抽象:介紹播放器. 監(jiān)聽器和記錄器
10. 3. 3 QC內幕
10. 3. 4 事務的和非事務的隊列
10. 3. 5 不同的隊列類型:私有的和公有的
10. 3. 6 MSMQ和QC之間的互用性
10. 3. 7 持續(xù)性:通過消息傳遞對象
10. 3. 8 通知和回調
10. 3. 9 用于QC的某一微妙需求:需要發(fā)送器和接收器的并行應用程序配置
10. 4 異步COM
10. 4. l 異步COM實現(xiàn)
10. 4. 2 異步COM的不足
10. 5 本章小結
第11章 事件
11. l 傳統(tǒng)的COM事件
11. 2 COM十事件模型:發(fā)行者和訂閱者
11. 2. l 事件類
11. 2. 2 創(chuàng)建一個事件類
11. 2. 3 編寫和安裝一個事件類
11. 2. 4 訂閱
11. 2. 5 激發(fā)同步和異步事件
11. 2. 6 隊列事件類與隊列訂閱者對比
11. 3 事件過濾
11. 3. l 發(fā)行者過濾器
11. 3. 2 實現(xiàn)發(fā)行者過濾器
11. 3. 3 發(fā)行者策略
11. 4 本章小結
第12章 安全
12. l 說明性安全
12. 1. 1 在一介角色中輸入用戶
12. 1. 2 給一個角色授予權限
12. l. 3 配置和編程安全
12. 2 編程性安全
12. 2. 1 ISecurityCallContext
12. 2. 2 應用程序標識
12. 3 安全邊界
12. 3. l 扮演
12. 3. 2 委托
12. 3. 3 掩蓋
12. 3. 4 驗證
12. 3. 5 配置扮演. 委托和驗證
12. 4 更低級別安全
12. 4. 1 CoInitializesecurity函數(shù)
12. 4. 2 CosetProxyBlanket()函數(shù)
12. 5 更低級別安全. 角色和掩蓋:
把三者集合起來
12. 6 本章小結
附錄
附錄A ADO和OLE-DB
附錄B 通過活動的COM+
同步
附錄C 對象池
附錄D 傳送塊數(shù)據(jù), SAFE-ARRAY
附錄E 隊列別名參數(shù)
附錄F 應用程序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