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古籍所成立于1981年12月1日,是全國建立較早的古籍整理研究機構之一。1987年,本所確定以元代文史和元代古籍整理為科研重點。1990年,本所編纂的《全元文》被批準列入古委會“八五”重點資助項目。此后,該項目又被列入教育部“九五”人文社科重點項目,國家《中國古籍整理出版十年規(guī)劃(1991:2000年)》和“八五”計劃、“九五”計劃重點項目(《全元文》已出版1~20冊)。本所根據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員會提出的古籍所建設四項標準,結合《全元文》的編纂,進一步明確研究方向和學術特色,于1991年成立了元代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員多有自己的研究專題,并已開始資料收集工作,再加以《全元文》的副產品,計劃編輯出版《元代文史研究資料叢刊》。(該項目已列入教育部“九五”人文社科重點項目)許嘉璐教授主持的《二十四史全譯》,已列入高校古委會“九五”重點項目,該項目由全國數百名專家共同完成,師大古籍所承擔《元史全譯》。(已完成)李修生教授還承擔了《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的分卷主編。(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已完成)古籍所研究人員完成發(fā)表論文一百多篇,專著及教材二十余種。元代文史研究除上述項目外,還有《元史選譯》《元雜劇史》《元代書院史》《元代史學思想研究》《元史藝文志補》《經世大典輯校》《薩都剌集》等;并出版《元代文史論考》(北京師范大學學報增刊)四期,與《中國典籍與文化》編輯部聯合出版《元代文化專號》一期。1998年9月,本所與中國元史研究會、《中國典籍與文化》編輯部、《文學遺產》編輯部、《文史知識》編輯部聯合舉辦國際元代文化學術研討會,同時,還舉辦了元代文化高級研討班。到會中外專家學者及研究生共一百六十余人,他們來自北京、上海、天津、廣東、內蒙、江蘇、山東等23個省市和臺灣地區(qū),以及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收到論文90篇。原來我們已經與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商定出版《元代文化研究》,不定期出版專輯,現決定將這次國際元代文化學術研討會的??鳛椤对幕芯俊返牡谝惠嫵霭妗km然,在會議期間,本所與《文史知識》編輯部已聯合出版一期“元代文化專號”,有的文章已在專號刊載,但此期出版在選編論文時遇到的最大困難仍是受篇幅的限制,不得不將一些好文章割愛,有的文章經過壓縮,有的只能存目。處理不周之處,尚祈諸位代表見諒。這本文集得以出版,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秘書處、北京師范大學社科處、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等給予了多方面的支持,責任編輯唐正才同志辛勤工作,使《元代文化研究(第1輯):國際元代文化學術研討會專輯》減少了一些錯誤。謹表示感謝。白壽彝先生是古籍所的首任所長,他對《全元文》的編纂和所研究方向的確立,給予了積極的關注?!度摹肪幾牍ぷ鏖_始時,他一再要求注意質量,他說:“這項工作對語言、地理、疆域、民族及其他有關文獻知識所需甚廣,很不容易掌握”“靶子愈大,被擊中的地方愈多(指被人發(fā)現的錯誤)”,一定要認真工作。當《全元文》工作取得一定進展時,他又提出:“現在看來可以正常地做下去了,要注意整理與研究結合,只整理不研究,整理也做不好。每個研究人員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痹诓∈徘安痪?,他在病床上還叮囑我們:“研究要有計劃,要抓重大問題?!敝两穸线€縈繞著他充滿希望的話語。謹以此輯獻給白壽彝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