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ISDN及ISUP概述 1
1.1 ISDN概述 1
1.2 ISDN網絡構成 1
1.2.1 網絡 1
1.2.2 編號 2
1.2.3 信令 2
1.3 ISUP概述 2
1.3.1 功能 2
1.3.2 ISUP與MTP的功能接口 3
1.3.3 端到端的信號 3
1.3.4 消息和信號的一般功能 3
1.4 ISUP信令消息編碼格式 14
1.5 中國ISUP信令消息類型 16
第二章 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ISUP信令流程 18
2.1 ISUP與TUP之間的配合 18
2.2 ISUP至TUP的信令方式 21
2.3 ISUP與中國No.1之間的配合 24
第三章 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ISDN及ISUP測試 31
3.1 綜合數(shù)字網ISDN(2B+D)接通率驗收測試 31
3.2 綜合數(shù)字網ISDN(30B+D)接通率驗收測試 32
3.3 綜合數(shù)字網ISUP信令測試 33
第四章 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ISDN及ISUP測試參數(shù) 35
4.1 使用Am2B作ISDN(2B+D)測試參數(shù) 35
4.2 使用Am2-dXe作ISDN(30B+D)測試參數(shù) 37
4.3 使用Am2-S7e作ISUP信令測試參數(shù) 38
第五章 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ISUP智能網測試 40
5.1 ISUP智能網性能指標測試 40
5.2 ISUP-IN 300測試參數(shù)(ISUP信令系統(tǒng)) 42
5.3 ISUP-IN 600測試參數(shù)(ISUP信令系統(tǒng)) 44
5.4 ISUP-IN 800測試參數(shù)(ISUP信令系統(tǒng)) 46
第六章 寬帶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B-ISDN) 49
6.1 引言 49
6.2 ISDN的定義 49
6.3 窄帶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N-ISDN) 49
6.4 寬帶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B-ISDN) 49
6.5 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的特點 50
6.6 N-ISDN能提供的業(yè)務 50
6.6.1 端到端的電信業(yè)務 50
6.6.2 承載業(yè)務 51
6.6.3 補充業(yè)務 51
6.7 B-ISDN的主要業(yè)務 51
6.8 ISDN的網絡功能 51
6.8.1 N-ISDN網絡的傳輸功能 52
6.8.2 B-ISDN網絡的傳輸功能 52
6.9 N-ISDN和B-ISDN傳輸模式的比較 52
第七章 寬帶綜合數(shù)字網及ISUP的概念 53
7.1 ISUP的基本功能 53
7.2 ISUP的信令消息與格式 53
7.2.1 ISUP消息的分類 53
7.2.2 N-ISUP的消息結構 54
7.2.3 B-ISUP的信令消息結構 54
7.3 B-ISDN用戶部分的消息 55
7.4 B-ISDN用戶部分的參數(shù) 55
第八章 B-ISDN與N-ISDN的互通 57
8.1 引言 57
8.2 B-ISDN與N-ISDN的關系 57
8.3 B-ISDN的思路 57
8.4 網間互通的基本要求 57
8.4.1 網間互通要解決的問題 57
8.4.2 互通網絡間的差別 58
8.5 網間互通的定義 58
8.6 網間互通的研究 58
8.7 網結構與互通的關系 59
8.8 B-ISDN與N-ISDN間的互通流程 59
8.9 總結 60
第九章 N-ISUP與B-ISUP的互通 61
9.1 引言 61
9.2 N-ISUP與B-ISUP互通的信令配合 61
9.3 互通的基本原則 62
9.4 N-ISUP與B-ISUP的信令流程 62
9.4.1 N-ISUP與B-ISUP的信令流程 62
9.4.2 基本呼叫控制的信令配合 63
9.4.3 補充業(yè)務的信令配合 71
9.5 B-ISUP與N-ISUP的信令流程 76
第十章 寬帶數(shù)據交換(S12-P3S) 82
10.1 引言 82
10.1.1 多時隙信元(MSC) 82
10.1.2 寬帶與窄帶的融合 83
10.1.3 P3S性能指標 83
10.2 P3S核心--交換網絡 84
10.2.1 多通道自選路由 84
10.2.2 SM64的構成 85
10.2.3 8平面和4平面交換網絡 86
10.3 窄帶與寬帶的交換機理 88
10.4 強化可靠性及可維護性 89
10.4.1 強化可靠性 89
10.4.2 強化可維護性 90
10.5 P3S機架結構 90
10.6 P3S的發(fā)展 91
第十一章 P3S測試 92
11.1 引言 92
11.2 P3S主要測試指標 92
11.3 P3S測試方法 92
11.4 應用模擬呼叫器測試P3S性能的有關參數(shù) 93
第十二章 IP電話概述 96
12.1 引言 96
12.2 Internet電話網關的分解方案 100
12.2.1 分解方案的體系結構 100
12.2.2 媒體設備控制協(xié)議(MDCP(Media Device Control Protocol)) 100
12.3 IP電話(IP傳真)的體系結構 102
12.4 IP電話(IP傳真)系統(tǒng)的主要設備及功能 103
12.4.1 用戶電話(普通傳真機) 104
12.4.2 PSTN 104
12.4.3 網關 104
12.5 業(yè)務管理終端 106
12.6 管理中心 106
12.7 用戶數(shù)據庫 108
第十三章 IP電話的通信過程 109
13.1 呼叫建立過程 109
13.1.1 國內呼叫 110
13.1.2 國際呼叫 115
13.2 通信 115
13.3 拆線 116
13.4 IP傳真的通信流程 118
第十四章 IP電話接入論證與授權 119
14.1 用戶數(shù)據登記 119
14.2 用戶接入論證與授權 119
14.3 電話(傳真)→電話(傳真)的接入論證與授權 120
14.4 電話(傳真)→PC的接入論證與授權 121
14.5 PC→電話(傳真)的接入論證與授權 121
第十五章 IP電話地址解析 123
15.1 電話(傳真)→電話(傳真)的地址解析 123
15.2 電話(傳真)→PC的地址解析 124
15.3 PC→電話(傳真)的地址解析 124
第十六章 IP電話(IP傳真)的編號 126
16.1 普通電話(普通傳真機)經由IP網到普通電話(普通傳真機)的通信 126
16.2 普通電話(普通傳真機)到PC 126
16.3 PC到普通電話(普通傳真機) 126
第十七章 IP電話的計費與結算 127
17.1 電話(傳真)→電話(傳真)和電話(傳真)→PC的計費 127
17.2 PC→電話(傳真) 127
17.3 計費信息內容 127
17.4 記帳卡用戶計費過程 128
17.5 計費中心功能 128
第十八章 IP電話的通信協(xié)議 129
18.1 用戶注冊 129
18.1.1 管理終端將用戶數(shù)據向管理中心注冊登記 129
18.1.2 管理終端將用戶數(shù)據從管理中心處注銷 130
18.1.3 管理終端修改用戶終端數(shù)據, 向管理中心提出請求 131
18.2 接入論證與授權 132
18.3 地址解析命令 134
18.4 呼叫過程 135
18.4.1 呼叫建立(call setup) 135
18.4.2 呼叫處理正在進行中(call proceeding) 136
18.4.3 回鈴(Alerting) 136
18.4.4 連接(connect) 137
18.4.5 用戶信息(User Information) 138
18.4.6 拆線(Disconnect) 138
18.4.7 釋放(Release) 138
第十九章 IP電話的語音編碼和傳真的幀結構 139
19.1 概要 139
19.2 音頻打包結構 139
19.3 傳真的幀結構 141
第二十章 IP電話的網絡管理 145
20.1 網絡管理方式 145
20.2 網絡管理對象 145
20.3 網管接口協(xié)議 145
20.4 網管接口信息模型 145
20.5 網絡管理 145
20.5.1 配置管理 145
20.5.2 性能管理 146
20.5.3 故障管理 146
20.5.4 安全管理 146
第二十一章 IP電話的業(yè)務管理 147
21.1 用戶管理系統(tǒng) 147
21.2 網關管理系統(tǒng) 147
21.3 業(yè)務統(tǒng)計系統(tǒng) 147
21.4 系統(tǒng)安全性 147
21.4.1 網絡安全 147
21.4.2 數(shù)據庫安全 148
21.4.3 系統(tǒng)設備安全 148
21.4.4 信息傳輸安全 148
21.4.5 訪問記錄 148
21.4.6 業(yè)務流安全 148
第二十二章 IP電話(IP傳真)的QoS 149
22.1 概述 149
22.1.1 話音質量對時延和丟包的要求 149
22.1.2 IP傳真對時延和丟包的要求 150
22.2 RSVP 151
22.3 RTCP的收. 發(fā)報文 152
第二十三章 IP電話的測試 155
23.1 IP電話的撥號和尋址 155
23.2 IP電話Gateway(網關)與Gatekeeper之間的通信協(xié)議的測試 155
23.3 IP電話G.K與G.K之間的通信協(xié)議的測試 155
23.4 IP電話的接入論證和授權的測試 155
23.5 IP電話計費的測試 156
23.6 IP電話呼叫建立響應的測試 156
23.7 語音質量的測試 156
23.8 IP電話環(huán)路時延的測試 156
23.9 IP電話回波抵消的測試 157
23.10 IP電話能力集交換的測試 157
23.11 網絡不同流通量條件下, IP電話的性能 157
23.12 多音頻信號通過IP電話系統(tǒng)的能力 157
23.13 IP電話實際碼率的測試 157
23.14 在有丟包的情況下, 各種算法抗誤碼能力的測試 158
23.15 服務質量測試 158
23.16 應用模擬呼叫器對IP性能指標測試參數(shù) 158
第二十四章 ADSL寬帶接入網及其測試 163
24.1 概述 163
24.2 ADSL技術介紹 163
24.2.1 ADSL基本原理 163
24.2.2 ADSL系統(tǒng)結構 163
24.3 ADSL技術方案 165
24.3.1 總體描述 165
24.3.2 ADSL網絡結構 165
24.3.3 ADSL網管 166
24.3.4 寬帶接入服務器 167
24.4 ADSL用戶管理中心(SMC) 167
24.4.1 用戶管理 168
24.4.2 計費 168
24.4.3 結算 168
24.4.4 系統(tǒng)管理 169
24.5 ADSL地址分配. 業(yè)務應用 169
24.5.1 IP地址分配與管理 169
24.5.2 智能化信息小區(qū) 169
24.5.3 ADSL各類應用和增值業(yè)務 170
24.6 ADSL測試 172
24.6.1 ADSL測試儀"MODEL500GAZELLE"介紹 172
24.6.2 ADSL典型配置及測試基本連接示意圖 173
24.6.3 ADSL測試器技術性能 174
24.6.4 ADSL測試儀測試過程簡述 174
24.6.5 ADSL測試過程 175
24.6.6 ADSL測試項 176
24.7 ADSL的應用方式 181
24.7.1 內置式(PCI接口)ADSL網絡接口卡 181
24.7.2 外置式ADSL網絡MODEM 182
24.7.3 ADSL路由器 184
24.7.4 點對點的ADSL傳輸設備 184
附錄1 H.323 UU-PDU和RAS命令參數(shù) 186
附錄2 IP傳真IFP和UDP的ANS.1標記法 207
附錄3 IP網實時傳真流程 210
附錄4 參考文獻 214
附錄5 縮略語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