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書是集我國古今醫(yī)書、雜志、刊物所載奇穴于一體的一部關于奇穴的專著,故名為《中華奇穴大成》。重點介紹了每個穴位的名稱、位置、解剖、主治和操作等五項,對少數穴位需要再著重說明之處,則另加按注一項以示之。專供中西醫(yī)護人員、針灸奇穴愛好者臨床參考和應用。 2.本書共分上中下三篇,計十二章。上篇針灸腧穴基礎分為二章,即腧穴概述與針灸操作;中篇為奇穴專篇,計分六章,介紹頭面頸項、軀干、四肢等部諸多奇穴;下篇為特種針奇穴專篇,包括耳針、頭針,其他部位針奇穴和其他特種針奇穴等。全書共計記述了奇穴2200個左右。為了便于讀者對十四經的腧穴有一個更明確的概念,并便于對照,故在上篇針灸腧穴基礎中作為提要也一起作了介紹?!?.有關奇穴的名稱,在盡量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對其中欠妥之處如“革命”、“反修”等穴進行了刪改;并根據部位主治等特點另起新名,以便更合于情理?!?.有關主治,大體上遵照原著,對部分奇穴于臨床進行了驗證,對有出入之處也進行了刪改,以便于臨床使用,中更能符合實際。 5.有關操作一項,也在盡量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對其中不符解剖原理,不合臨床實踐,或者易致醫(yī)療事故的針刺方法也大膽進行了修改,以便使學者更能安全地掌握好這些穴位的操作和應用。 6.本書在撰寫過程中參閱了《中國針灸》、《針灸經外奇穴治療訣》、《針灸孔穴及其療法便覽》、《經外奇穴匯編》、《針灸經外奇穴圖譜》、《針灸腧穴索引》、《紅醫(yī)針療法》、《頭針療法》、《新醫(yī)療法匯編》、《耳針療法》等書,并對散刊于雜志刊物等處的奇穴集中加以整理,撰匯成書。在此,對各書的作者致以最誠摯的謝意。7. 由于穴眾手寡,撰集中困難諸多,好多良穴難免遺漏,殷切期望同道們補充指正,以便日后更臻完善?!?.本書在撰寫過程中,還得到了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劉芳稿、陳文明先生以及劉世楨先生、劉織先女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也一并表示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