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材研究生/本科/專科教材當代中國政府與行政

當代中國政府與行政

當代中國政府與行政

定 價:¥19.00

作 者: 魏娜,吳愛明著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中國治政

ISBN: 9787300039688 出版時間: 2002-05-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3cm 頁數: 252 字數:  

內容簡介

  編寫說明《當代中國政府與行政》是一部較全面地介紹和研究中國政府的結構、關系以及實際運行狀況的專業(yè)教材,也是作者多年教學和科研成果的總結。本教材的特點是:第一,將靜態(tài)結構的介紹與動態(tài)關系的研究相結合。對當代中國政府靜態(tài)結構的描述是認識和了解中國政府的基礎。當代中國政府的靜態(tài)結構是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所確定的當代中國政府的基本權力結構關系和基本的政治與行政制度。從國家政體講,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由它產生并監(jiān)督中央人民政府。中央和地方政府組成人員分別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并向其負責,受其監(jiān)督。從政黨制度上講,當代中國政府實行的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從政府決策領導體制來看,我國實行的是民主集中制度,即重大問題和重要政策的制定要由集體討論,在充分征求人民群眾和各方面意見的前提下,采取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進行決策,強調個人沒有超越集體和組織之上的權力。從中央和地方的關系來看,憲法所確定的單一制國家結構決定了我國中央和地方關系的基本框架。本書在對靜態(tài)結構加以介紹和描述的基礎上,注重對中國政府的實際運行過程和運行狀況進行分析,尤其是注重對影響政策制定與執(zhí)行的因素進行動態(tài)分析,如中國政府決策中實際決策權力由誰來控制,政策制定過程中信息的收集與信息的綜合過程,政策執(zhí)行過程中的障礙因素以及對執(zhí)行效果的影響,等等,力圖通過分析使讀者對中國政府的實際運行情況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第二,把歷史線索的回顧與對現實問題的研究相結合。當代中國政府經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確立我國基本的政治與社會制度這一發(fā)展過程。雖然在中國歷史的發(fā)展長河中這是一段還不算長的過程,但它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一個新中國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探索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的過程。因此,當代中國政府制度的確立既有歷史的繼承性,又突出地表現為開創(chuàng)性和探索性。我們只有把握住這一點才能夠更好地理解繼承與改革、創(chuàng)新的關系。同時,對現實的把握有助于我們對中國政府改革的意義和歷史作用有一個更清晰、更深刻的認識。第三,注意把對中國政府“實際怎樣”的介紹與中國政府“應當怎樣”的分析結合起來。我們在長期的教學和研究活動中發(fā)現,青年學生尤其是當代大學生,對中國政府的結構、關系以及實際的運行狀況了解甚少,甚至有些人連起碼的常識都缺乏,他們憑借僅有的支離破碎的知識,對中國政府的行為進行評價和分析,產生了種種認識上的偏差。這種情況很令我們憂慮。我們認為,只有在了解中國政府的實際和真實情況的基礎上,才能對其進行更深入的比較和分析,進而在總體上把握中國政府與行政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本書的前半部分主要是對中國政府的基本概況進行介紹,后半部分重點對政府管理的各個方面,如人事、財政、經濟、法制、內政、外交、科學、教育等進行介紹與分析。由于政府管理范圍的廣泛性,有些方面的內容本教材不可能完全涵蓋。作者站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立場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對當代中國政府與行政這一難度較大的課題進行了初步的研究,由于作者水平和能力有限,本書中必然存在許多不足,還請同行們不吝賜教。本書是由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魏娜、吳愛明共同完成的,其中由魏娜提出全書的總體思路,并征求了有關專家的意見,在共同討論的基礎上確定了編排體例和寫作大綱。各章節(jié)的具體分工是:魏娜撰寫第一、二、三、六、七、八、十、十一、十四章;吳愛明撰寫第四、五、九、十二、十三章。作者2001年4月于中國人民大學

作者簡介

  魏娜 吳愛明TOP目錄 第一章當代中國政府概述第二章當代中國政府的權力結構及其關系第三章當代中國的行政區(qū)劃體制第四章當代中國中央政府第五章當代中國地方政府第六章當代中國行政監(jiān)督體系與監(jiān)督機制第七章當代中國政府的決策與政策第八章當代中國人事管理制度與政策第九章當代中國行政法制第十章當代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及對經濟事務的管理第十一章當代中國政府財政體制與財政管理第十二章當代中國政府對公共安全事務的管理第十三章當代中國政府對外交事務的管理第十四章當代中國政府對教育、科技事業(yè)的管理附錄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務院組織機構圖參考書目 TOP 其它信息 裝幀:平裝頁數:234 版次:1開本:16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當代中國政府概述
第一節(jié) 國家與政府
一、國家的概念
二、政府的概念與含義
第二節(jié) 國家形式
一、國家形式的概念
二、政權組織形式
三、國家結構形式
第三節(jié) 政府特征與政府職能
一、政府特征
二、政府職能
第二章 當代中國政府的權力結構及其關系
第一節(jié) 政黨與政府
一、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體系
二、中國共產黨在國家生活中的地位與領導方式
三、多黨合作制度
四、當代中國的黨政關系
第二節(jié) 人民代表大會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組成與機構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職權
三、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職權
四、鄉(xiāng)級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第三節(jié) 國家元首
一、我國國家元首制度的基本情況
二、國家元首的產生與任期
三、國家元首的職權
第四節(jié) 國家軍事機關、審判機關與檢察機關
一、國家軍事機關--中央軍事委員會
二、國家審判機關與檢察機關
第三章 當代中國的行政區(qū)劃體制
第一節(jié) 行政區(qū)劃體制及其特點
一、什么是行政區(qū)劃
二、我國行政區(qū)劃的基本結構
三、行政區(qū)劃及其變更的審批權限
第二節(jié) 我國的城市行政區(qū)劃體制
一、城市的類型與城市的發(fā)展
二、城市的設市標準
三、我國城市政府機構的設置
第三節(jié) 我國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
一、我國民族區(qū)域自治地區(qū)的類型與級別
二、我國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產生與發(fā)展情況
三、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特點
四、我國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優(yōu)越性
第四節(jié) 我國的特別行政區(qū)制度
一、特別行政區(qū)的概念與特點
二、特別行政區(qū)自治權的內容
三、特別行政區(qū)機關及其關系
第四章 當代中國中央政府
第一節(jié) 中央政府的組成和職權
一、中央政府的演變
二、中央政府的組成與任期
三、中央政府的職權
第二節(jié) 中央政府的機構設置及演變
一、政務院的組織機構
二、國務院的組織機構
三、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確定的中央政府機構改革方案與新的政府機構
四、中央政府組織機構的類別
第三節(jié) 中央政府的領導體制
一、政務院的領導體制
二、國務院的領導體制
第五章 當代中國地方政府
第一節(jié) 當代中國地方政府概述
一、我國地方政府的組織形式及其演變
二、我國地方政府的性質、地位及層次
三、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領導體制
四、經濟特區(qū)政府
第二節(jié) 省級人民政府
一、省級人民政府的范圍
二、省級人民政府的組成與任期
三、省級人民政府的職權
四、省級人民政府的機構設置
五、省級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
第三節(jié) 地級市人民政府
一、地級市人民政府的范圍
二、地級市人民政府的組成與職權
三、地級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門
四、市領導縣的行政體制
第四節(jié) 縣級人民政府
一、縣級人民政府的范圍
二、縣級人民政府的組成與職權
三、縣級人民政府的機構設置
四、縣級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
第五節(jié) 鄉(xiāng)級人民政府
一、鄉(xiāng)級人民政府的范圍
二、鄉(xiāng)級人民政府的機構設置
三、鄉(xiāng)級人民政府的職權
第六章 當代中國行政監(jiān)督體系與監(jiān)督機制
第一節(jié) 行政監(jiān)督思想與監(jiān)督體系
一、行政監(jiān)督的含義與監(jiān)督思想
二、我國政府的監(jiān)督體系
三、行政監(jiān)督機制的產生與發(fā)展
第二節(jié) 權力機關的監(jiān)督
一、權力機關監(jiān)督的含義與地位
二、權力機關監(jiān)督的內容
三、權力機關監(jiān)督權行使的方式
四、權力機關監(jiān)督的主要途徑
第三節(jié) 司法監(jiān)督
一、檢察機關對行政機關的監(jiān)督
二、審判機關的監(jiān)督
第四節(jié) 政黨的監(jiān)督
一、黨的監(jiān)督的基本內容
二、黨的監(jiān)督的特點
第五節(jié) 社會與公民的監(jiān)督
一、人民政協(xié)的監(jiān)督
二、人民團體和群眾組織的監(jiān)督
三、公民監(jiān)督
四、新聞輿論監(jiān)督
第六節(jié) 行政系統(tǒng)內部的監(jiān)督
一、一般監(jiān)督
二、行政監(jiān)察
三、審計監(jiān)督
第七節(jié) 加強我國監(jiān)督體系建設,促進監(jiān)督機制的完善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加強我國行政監(jiān)督的幾點構想
第七章 當代中國政府的決策與政策
第一節(jié) 決策與政府政策
一、決策的概念與特點
二、政府決策的特點與類型
第二節(jié) 政府決策權力與決策領導體制
一、黨在政府決策中的權力與決策形式
二、國家權力機關的決策權力
三、國務院的決策權力
四、政府決策的領導體制
第三節(jié) 政府決策的過程
一、發(fā)現問題,確定決策目標
二、集思廣益,反復論證,確定初步方案
三、反復比較,慎重選擇決策方案
第四節(jié) 政府決策事例分析
一、關于“一國兩制”政策的制定
二、某市關于征收城市容納費決策的失誤及其啟示
第八章 當代中國人事管理制度與政策
第一節(jié) 政府干部人事制度的內容與特點
一、我國干部人事機構的變化與發(fā)展
二、我國人事管理制度的主要特點:黨管干部
三、政府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第二節(jié) 國家公務員制度
一、建立國家公務員制度的目的與作用
二、國家公務員制度的基本內容
第九章 當代中國行政法制
第一節(jié) 中國的行政法
一、中國行政法調整的對象
二、中國行政法規(guī)范的內容
三、中國行政法的法源
第二節(jié) 中國政府法制工作
一、中國政府法制工作
二、中國政府法制工作組織
第三節(jié) 中國的行政立法
一、中國的行政立法權限
二、中國的行政立法程序
三、中國的行政立法解釋和行政立法監(jiān)督
第四節(jié) 中國的行政執(zhí)法
一、中國的行政執(zhí)法主體
二、中國行政執(zhí)法的依據
三、中國行政執(zhí)法的手段
第五節(jié) 中國的行政司法
一、行政仲裁
二、行政復議
三、行政訴訟
第十章 當代中國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及對經濟事務的管理
第一節(jié) 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界定與認識
一、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一般認識
二、社會主義國家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及其轉變
第二節(jié) 政府宏觀調控部門及其職能
一、國家發(fā)展計劃委員會的機構與職能
二、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的機構與職能
三、國家財政部的機構與職能
四、中國人民銀行的機構與職能
第三節(jié) 政府宏觀調控的目標與手段
一、政府宏觀調控的基本目標
二、政府宏觀調控的基本手段
第四節(jié) 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
一、產業(yè)政策
二、財政政策
三、貨幣政策
第十一章 當代中國政府財政體制與財政管理
第一節(jié) 財政管理的含義與作用
一、財政管理的含義
二、財政管理的作用
第二節(jié) 財政管理體制及其變革
一、建國初期實行高度集中的“統(tǒng)收統(tǒng)支”的財政管理體制
二、實行“劃分收支,分級管理”的財政管理體制
三、實行“以收定支,五年不變”的財政管理體制
四、實行“總額分成,一年一變”的財政管理體制
五、實行“財政收支包干”的財政管理體制
六、實行“收支掛鉤,總額分成”的財政管理體制
七、實行“劃分收支,分級包干”的財政管理體制
八、〖WB〗實行“劃分稅種,核定收支,分級包干”的財政管理體制
九、實行“財政大包干”的財政管理體制
十、1994年至今實行的分稅制的財政管理體制
第三節(jié) 國家預算體制
一、國家預算及其作用
二、國家預算體系及其組成
三、國家預算的編制
四、國家預算的審查和批準
五、國家預算的執(zhí)行
第四節(jié) 政府財政收入及其管理
一、財政收入及其形式
二、國家稅收
第五節(jié) 政府財政支出
一、財政支出的原則與分類
二、財政支出的主要類別
三、政府投資
四、政府采購與采購制度
第六節(jié) 預算外資金及其管理
一、預算外資金及其特點
二、預算外資金的范圍
三、預算外資金的管理
第十二章 當代中國政府對公共安全事務的管理
第一節(jié) 公共安全事務管理的組織體系
一、公安機關的組織體系
二、公安機關的職權
第二節(jié) 公共安全事務管理的主要內容
一、公共秩序管理
二、出入境管理
三、戶口和居民身份證管理
四、消防管理
五、道路交通管理
六、民用危險品管理
七、特種行業(yè)的管理
第三節(jié) 公安行政執(zhí)法
一、公安行政處罰的依據、種類和運用規(guī)則
二、公安行政執(zhí)法的程序
三、實踐中形成的公共安全管理的工作經驗
第十三章 當代中國政府對外交事務的管理
第一節(jié) 政府外交事務管理機構
一、國務院
二、外交部
三、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
四、國務院外事辦公室
五、國務院僑務辦公室
六、國務院其他部門內的外事機構
七、駐外使領館和其他外交代表機構
第二節(jié) 駐外使節(jié)和外交人員
一、使節(jié)制度
二、領事制度
第三節(jié) 政府對締約的管理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締約概況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締約的具體管理
第四節(jié) 政府對多邊外交事務的管理
一、中國參加聯合國工作的情況
二、中國與其他國際組織的關系
第十四章 當代中國政府對教育、科技事業(yè)的管理
第一節(jié) 政府對教育事業(yè)的管理
一、政府教育體制的改革
二、教育立法工作
三、政府教育事業(yè)的管理機構及其職能
第二節(jié) 政府對科技事業(yè)的管理
一、政府科技工作的管理機構及其職能
二、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提出與實施
附錄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務院組織機構圖
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