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無線技術的歷史與現(xiàn)狀 1
1.1 概述 1
1.2 無線技術歷史概述 2
1.2.1 電磁的發(fā)現(xiàn) 2
1.2.2 傳導的研究 3
1.2.3 無線技術的發(fā)明 4
1.2.4 在汽車上安裝無線電話 4
1.2.5 計算機和網絡的發(fā)明 5
1.2.6 移動電話的發(fā)明 6
1.3 無線應用的現(xiàn)狀概述 7
1.3.1 無線技術在垂直市場上的應用 8
1.3.2 無線技術在水平應用方面的應用 9
1.4 本書涉及的無線技術 10
1.5 小結 11
1.6 解決方案快速回顧 11
1.7 問題與解答 12
第2章 無線原理和頻率譜 13
2.1 概述 13
2.2 無線信號在電磁波上的傳輸 13
2.2.1 波形分析 14
2.2.2 無線信號的調制 15
2.3 強無線信號的傳輸 21
2.3.1 理解信號能量和信噪比 21
2.3.2 衰減 22
2.3.3 反彈 24
2.3.4 折射 26
2.3.5 視線 26
2.3.6 穿透 26
2.4 無線原理 27
2.4.1 通用無線組件 28
2.4.2 天線 30
2.4.3 基站和移動站 34
2.4.4 接入點 35
2.5 頻譜的信道化 35
2.5.1 信道化 35
2.5.2 信道數(shù)量的擴大(頻率重用) 38
2.6 無線通信的控制 39
2.6.1 管理機構 40
2.6.2 對低功率. 無許可證發(fā)射器的限制 40
2.7 小結 41
2.8 解決方案快速回顧 42
2.9 問題與解答 43
第3章 TCP/IP和OSI模型 44
3.1 概述 44
3.2 OSI和DoD模型概述 44
3.2.1 第一層:物理層 45
3.2.2 第二層:數(shù)據鏈路層 45
3.2.3 第三層:網絡層 46
3.2.4 第四層:傳輸層 46
3.2.5 第五層:會話層 47
3.2.6 第六層:表示層 47
3.2.7 第七層:應用層 47
3.2.8 OSI和DoD對比 48
3.3 網絡接入層 48
3.3.1 網橋的使用 49
3.3.2 以太網協(xié)議 50
3.3.3 無線協(xié)議 51
3.3.4 其他的網絡接入協(xié)議 52
3.4 Internet層 52
3.4.1 網際協(xié)議 53
3.4.2 IP尋址 54
3.4.3 用VLSM節(jié)約地址空間 56
3.4.4 路由 57
3.4.5 Internet控制報文協(xié)議 60
3.5 主機到主機層 60
3.5.1 用戶數(shù)據報協(xié)議 61
3.5.2 傳輸控制協(xié)議 61
3.6 應用層管理 63
3.6.1 監(jiān)控工具:SNMP 63
3.6.2 用DHCP分配地址 63
3.6.3 運用網絡地址轉換 64
3.7 小結 66
3.8 解決方案快速回顧 67
3.9 問題與解答 68
第4章 了解發(fā)展中的無線技術和標準 69
4.1 概述 69
4.2 固定無線技術 69
4.2.1 多點多信道分布業(yè)務 70
4.2.2 本地多點分布式業(yè)務 71
4.2.3 無線本地環(huán)路 72
4.2.4 PTP Microwave 73
4.2.5 無線局域網 73
4.2.6 為什么需要無線局域網標準 74
4.3 基于802.11體系結構的WLAN設計 79
4.3.1 基本服務裝置 79
4.3.2 擴展服務裝置 81
4.3.3 CSMA-CA機制 83
4.3.4 分割配置 83
4.3.5 使用電源管理選項 84
4.3.6 多信元漫游 84
4.3.7 WLAN的安全 85
4.4 基于802.15體系結構的WPAN設計 86
4.4.1 藍牙 86
4.4.2 HomeRF 88
4.4.3 高性能的無線電LAN 88
4.5 移動無線技術 88
4.5.1 第一代技術 89
4.5.2 第二代技術 90
4.5.3 2.5G技術 90
4.5.4 第三代技術 90
4.5.5 無線應用協(xié)議 91
4.5.6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tǒng) 92
4.5.7 通用無線分組業(yè)務 93
4.5.8 短消息業(yè)務 93
4.6 光學無線技術 93
4.7 小結 94
4.8 解決方案快速回顧 95
4.9 問題與解答 97
第5章 無線網絡設計 98
5.1 概述 98
5.2 設計過程 98
5.2.1 進行初步調查 99
5.2.2 對現(xiàn)有環(huán)境進行分析 99
5.2.3 制定初步設計 100
5.2.4 確定詳細設計 100
5.2.5 執(zhí)行實施 100
5.2.6 整理文檔 101
5.3 確定設計方法 102
5.3.1 制定網絡計劃 102
5.3.2 設計網絡體系結構 106
5.3.3 使詳細設計階段規(guī)范化 110
5.4 從設計的觀點理解無線網絡的特性 114
5.4.1 應用支持 114
5.4.2 物理環(huán)境 116
5.4.3 網絡拓撲結構 118
5.4.4 網絡安全 119
5.5 小結 120
5.6 解決方案快速回顧 120
5.7 問題與解答 121
第6章 設計無線企業(yè)網絡:醫(yī)院
案例研究 123
6.1 概述 123
6.2 引入企業(yè)案例研究 124
6.2.1 確定時機 124
6.2.2 評估網絡需求 125
6.2.3 評估輔助大樓的物理環(huán)境 125
6.2.4 評估外部物理環(huán)境 126
6.2.5 分析當前網絡 127
6.2.6 評估醫(yī)院會議室組網環(huán)境 128
6.3 制定無線解決方案 128
6.3.1 工程1:提供輔助大樓接入 129
6.3.2 工程2:為會議室提供無線技術 130
6.3.3 工程3:提供大樓到大樓的連接 130
6.3.4 描述大樓鏈路的詳細設計 131
6.4 實施和測試無線解決方案 133
6.4.1 工程1:實施輔助大樓LAN接入 133
6.4.2 工程2:實施醫(yī)院會議室的設計 133
6.4.3 工程3:實施大樓到大樓的連接 134
6.4.4 回顧醫(yī)院的目標 135
6.5 經驗教訓 135
6.6 小結 136
6.7 解決方案快速回顧 137
6.8 問題與解答 138
第7章 設計無線工業(yè)網絡:零售
案例研究 139
7.1 概述 139
7.2 引入工業(yè)案例研究 140
7.2.1 確定時機 140
7.2.2 確定案例研究的范圍 141
7.2.3 檢查當前的情況 142
7.3 設計和實施無線網絡 142
7.3.1 制定高層設計 142
7.3.2 制定詳細設計 143
7.4 計劃設備布局 149
7.4.1 確定接入點的放置位置 149
7.4.2 實施無線網絡 152
7.4.3 安裝無線組件 153
7.5 經驗教訓 155
7.6 小結 156
7.7 解決方案快速回顧 156
7.8 問題與解答 157
第8章 設計無線校園網絡:大學
案例研究 159
8.1 概述 159
8.2 引入校園案例研究 159
8.2.1 確定時機 160
8.2.2 確定案例研究范圍 160
8.3 設計無線校園網絡 161
8.3.1 設計步驟 161
8.3.2 確定功能設計需求 161
8.3.3 約束和假設 163
8.3.4 計劃設備布局:詳細設計需求 166
8.4 實施無線校園網絡 172
8.4.1 實施物理部署 172
8.4.2 實施邏輯部署 173
8.5 經驗教訓 173
8.6 小結 173
8.7 解決方案快速回顧 174
8.8 問題與解答 175
第9章 設計無線家用網絡:家用辦公室
案例研究 177
9.1 概述 177
9.1.1 家用網絡的優(yōu)勢 177
9.1.2 無線家用網絡的優(yōu)勢 178
9.2 引入無線家用網絡案例研究 179
9.2.1 確定時機 179
9.2.2 確定案例研究的范圍 179
9.3 設計無線家用網絡 180
9.3.1 確定功能需求 180
9.3.2 進行一次家庭位置調查 181
9.3.3 制定初步設計 185
9.3.4 制定詳細設計 188
9.4 實施無線家用網絡 188
9.4.1 裝配網絡組件 188
9.4.2 確定帶寬配置 189
9.4.3 安裝硬件 190
9.4.4 安裝和配置軟件 190
9.4.5 測試網絡 193
9.5 設計傳輸數(shù)據. 聲音及其他類型信息
的無線家庭網絡 193
9.5.1 家用無線市場的目前狀況 193
9.5.2 一種為未來建議的解決方案 195
9.6 經驗教訓 196
9.7 小結 196
9.8 解決方案快速回顧 196
9.9 問題與解答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