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
質量管理之父
美國重新發(fā)現戴明
日本發(fā)現戴明
中國能否發(fā)現戴明
第一章 認識傳奇式人物戴明
一 戴明傳奇的一生
二 現代質量管理之父
第二章 成長與求學
一 西部的童年歲月
二 好學不倦, 品學兼優(yōu)
三 踏上職業(yè)生涯
四 統(tǒng)計控制方法首戰(zhàn)告捷
第三章 人生的轉折從日本開始
一 響應盟軍最高指揮部的征召
二 悲天憫人的戴明博土
三 了解并融入日本文化
第四章 日本經濟的救世主
一 科工聯合會發(fā)起自救運動
二 向日本經濟核心人物面授機宜
三 戴明式變革席卷日本
四 達至榮譽的顛峰
五 日本企業(yè)界對戴明知恩圖報
六 戴明獎:日本企業(yè)爭相競逐的大獎
[案例研究一] 關西電力角逐戴明獎
[案例研究二] 日本鋼鐵的全面改造
[案例研究三] 豐田式生產體系
[最新視角] 質量功能拓展 QFD 法
第五章 美國人的深刻反思
一 美國人不再是贏家
二 默默無聞的戴明
三 戴明橫空出世
四 美國需要戴明
[案例研究一] 福特汽車在陣痛中轉軌
[案例研究二] 杰克·韋爾奇在通用掀起六 質量風暴
[最新視角一] 六 質量管理法
[最新視角二] 黑腰帶計劃
[最新視角三] 全面質量管理模型
第六章 四日研討會
一 研討會轟動一時
二 獨具匠心的戴明流程圖
三 正本清源談改善
四 縱觀紅珠寓言的流程
五 探求紅珠寓言的奧秘
六 親身體驗漏斗實驗
七 有序的過程改善
[實驗記錄] 漏斗實驗統(tǒng)計圖表
[最新視角一] 質管圈
[最新視角二] 零缺陷管理法
第七章 戴明十四要點 上
一 創(chuàng)造一致目的
二 采用新理念
三 停止依靠大量檢驗
四 經常永續(xù)地改善系統(tǒng)
五 廢除以價格作為采購標準
六 建立培訓制度
七 以領導方式達成工作要求
第八章 戴明十四要點 下
一 排除恐懼
二 遠離數字配額
三 打破部門障礙
四 避免對員工喊口號或說教
五 讓員工都享有以工作為榮的權利
六 實施有活力的培訓與自我改進計劃
七 采取行動, 完成轉型
第九章 七大致命絕癥及障礙
一 絕癥之一:缺乏恒久目標
二 絕癥之二:重視短期利潤
三 絕癥之三:實施績效考核
四 絕癥之四:管理層流動頻繁
五 絕癥之五:依賴數字經營公司
六 絕癥之六:產生巨額醫(yī)療開支
七 絕癥之七:法務費用過高
八 企業(yè)面臨的各種障礙
第十章 擴張型的知識體系
一 轉型的知識準備
二 風物長宜放眼量
三 競爭的歧途
四 關注變異
五 七龍戲珠--圖表為王
六 知識的理論升華
七 領導者的心理學
[最新視角一] 損失函數的妙用
[最新視角二] 顧客滿意 CS 戰(zhàn)略
[最新視角三] ISO質量標準體系
第十一章 我們學到了什么
一 風起云涌的全面質量管理運動
二 戴明管理方法精要
三 海爾永遠追求最高
四 海信質量管理創(chuàng)新箴言
五 中國企業(yè)的未來之路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