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靈魂的煉獄里升華——讀林語堂《信仰之旅》:::-最近欣喜地讀到了林語堂晚年的思想自傳《信仰之旅》,這是國內第一次公開出版的英文全譯本。在這本書里林語堂引領著我們在儒、道、佛、基督教世界中游歷跋涉;在物質、精神、科學、人文的海洋中沉浮,智慧之火花頻頻閃爍,妙語疊出,精彩紛呈。讀此書,我有一種似讀旦丁《神曲》的感覺:林語堂將西方的耶穌、亞里士多德、柏拉圖和東方中國的孔子、老子、莊子都召集到書中,與他們促膝長談。我們的心靈和思想都被優(yōu)美而睿智的文辭所抓住,時而被人性之惡所困;時而又為人性的向善而展眉。林語堂曾說過:“人們讀書是想被激動又想得到安慰”,讀《信仰之旅》就有這種既被激動又被安慰的滿足。林語堂在書中給我們傾心敘述了他出生在一個牧師家庭,長大后順理成章地成為基督徒,后來又不滿足于這種現成拿來的信仰,以至重新踏上隨時需要否定自我及重建自我的心路歷程。在這無異于重鑄靈魂的思想戰(zhàn)爭中,林語堂不是限于小我之中,而是將自己放置在東西方文化和宗教的大背景下,憑著一顆赤子之心來體悟人生。從而以自己的個例來重新審視和探尋東西方社會不同的發(fā)展之路。這不是一本簡單地介紹宗教信仰的書,而是一部東西方宗教文化思想比較研究的精彩的學術著作。作者曾有一幅自勉聯:“兩腳踏中西文化一心學今古文章?!倍F實中的林語堂正是這樣一位學貫中西的智者,書中他對中西文化和宗教的見解是那樣地獨到和令人信服。林語堂看到了孔子所提倡的社會秩序(禮教)不涉及經濟,但握著人類的心靈,特別是男女、父母、子女間的倫常與愛。“誰若說儒學在中國已死,就等于說一個母親對她子女的愛心是可以死的?!倍献雍颓f子的浪漫主義是對儒家理性主義及繁文縟節(jié)的反動。但究其實質,“道家和儒家不過是中國人靈魂的兩面,其一面是活動的,有為的,相信的;其另一面是屬于靜觀的,懷疑的,驚異的?!币粋€中國人當他成功的時候是一個好儒家;當他為艱難及失敗所困時是一個道家。“官員像孔子,而作家及詩人像老子和莊子;而當那些作家及詩人成為官員時,他們表面上像孔子,骨子里則仍是老子及莊子?!狈鸲U是一種突然而來的神秘經驗,它寄托在簡單的日常生活之中,是東方存在主義的一種形式。甚至作者在書中將科學與宗教亦進行了比較研究,認為科學的武器是顯微鏡;宗教的武器是人心低沉輕柔的聲音及熱情。是一種用直覺的能力來猜測真理的微妙警覺,但工業(yè)革命以來的...[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