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196位中國近代書畫名家的主要作品、專工特長、藝術特色、簡歷及曾用款識印鑒等內容。黃若舟(1906-),原名濟才。號若舟,江蘇宜興上黃鎮(zhèn)人。祖輩務農,幼年喪父,賴寡母織布耕地并典當以供其求學。七歲入讀上黃初小,族人愛其聰穎好畫,命為族譜作插圖,鄉(xiāng)里稱善。于是發(fā)憤繪事,人物、花鳥、山水、書法無所不學,各有規(guī)模,被長輩視為可造之材。二十歲中學畢業(yè),即由族內貸金助其報考上海美專,以求深造。美專三年,從諸聞韻、潘天壽學花卉,從李健、朱復戡習書法,從顧汀梅治金石,兼修素描。1928年畢業(yè),還家鄉(xiāng)任教,曾執(zhí)教溧陽小學、溧陽中學、吳江震澤中學,又返滬,執(zhí)教湖州旅滬中小學,課余自修不輟,于山水及行草用功最深。1934年暑假,只身遠足西南采風,得寫生稿盈箱累篋,其中《西南行圖》橫披入選全國美展,可謂邊地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早期實踐者之一。孤島時期,執(zhí)教上海青年中學、愛群中學、國立育德高中,有感于硬筆書法普及之重要,于1939年編寫出版了我國第一部介紹漢字通行書寫字體的《通書》,此書后經修訂,易名《漢字快寫法》,幾十年間累計印數高達2000萬冊,成為現代硬筆書法的拓荒者。1941年后赴重慶,擔任教育部特約編輯,兼任國立音樂學院藝術理論課教授,勝利后東歸江南,先后擔任江蘇省立教育學院、中華工商??茖W校教授,建國后任上海體育學院圖書館主任,1972年五校合并,籌組上海師范大學藝術系,任教授。教學之余,積極探索漢字快寫的教學普及和“書畫緣”這一書畫結合的新樣式,初見成果?,F力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研究會顧問、上海藝術教育委員會顧問、大學書法教育協會會長。著有《漢字快寫法》、《花鳥畫技法》、《黃若舟一筆書》、《黃若舟書畫緣》,電影《中國畫教學》、《中國書法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