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首頁
新聞資訊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dǎo)航
我的賬戶
我的書架
首頁
新聞資訊
每日一讀
國學/古籍
出版圖書
讀書導(dǎo)航
文學
|
小說
|
傳記
|
青春文學
|
藝術(shù)
|
散文隨筆
|
收藏/鑒賞
|
人文社科
|
經(jīng)濟管理
|
自我實現(xiàn)/勵志
|
生活時尚
|
教育/教材
|
考試
|
少兒/童書
當前位置:
首頁
出版圖書
文學藝術(shù)
小說
外國小說
人都是要死的
人都是要死的
定 價:
¥18.00
作 者:
(法)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著;馬振騁譯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叢編項:
世界文學名著 現(xiàn)當代系列
標 簽:
長篇小說
ISBN:
9787805676678
出版時間:
1997-0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20cm
頁數(shù):
374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年輕漂亮而又有才華的女演員雷吉娜從巴黎到外省去演出,出人意料地在旅館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神秘的怪人,并且對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是個身體健壯、氣宇軒昂、有著高高的鷹鉤鼻子的年輕人。雷吉娜看見他靜靜地躺在旅館花園里的折疊椅上,睜著雙眼,不說話也不移動,下了雨也不躲避,簡直像個活死人。女服務(wù)員說他住進旅館后一直是這個樣子,從不離開,也不去吃飯。雷吉娜好奇地溜進他的房間,發(fā)現(xiàn)房間里空空如也,找不到一點食物。她在他的衣服里找到一張精神病院的證明書,證明此人自稱名叫雷蒙·福斯卡,患了健忘癥,是在一個多月以前出院的。雷吉娜結(jié)識了福斯卡,和他做了朋友,后來又做了他的情人。雷吉娜回巴黎的時候,也把福斯卡帶回了巴黎。福斯卡在雷吉娜的關(guān)心照顧下似乎“活”了過來,開始像普通人一樣地吃飯、睡覺、戀愛了。但是他的眼睛深處有時會閃出一點令人不安的光芒,說明他和別人還是有區(qū)別的。在雷吉娜的追問下,福斯卡終于透露了他的秘密:他是個永遠不會死去的人,在世上已經(jīng)活了六百多年,福斯卡告訴她:“我活著,但是沒有生命。我永遠不會死,但是沒有未來,這是一種天罰。”福斯卡說自己是不會受傷,也不會死的,為了證明,他拿起剃刀割開了自己的喉嚨,鮮血涌了出來,福斯卡倒在了床上。雷吉娜嚇得臉色蒼白,急忙拿一條毛巾堵住傷口。但是過了一會,福斯卡睜開了眼睛,深深吸了口氣,取下毛巾。血已經(jīng)止住,傷口也愈合了,只留下一條鮮紅的傷疤。福斯卡出現(xiàn)后,對前途充滿希望的雷吉娜開始發(fā)生了變化。她曾經(jīng)想做一個最出色的女演員,她曾經(jīng)為自己演出的勝利而狂歡自豪?,F(xiàn)在,她開始用福斯卡的眼睛看她自己,她想到,自己總有一天要變老,總有一天要死,要被人忘掉。于是她失去了自信,放棄了對事業(yè)的追求。福斯卡看出了她的這種心理。為了讓雷吉娜擺脫悲觀失望的心情,重新恢復(fù)對生活的信心,他決心把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雷吉娜,讓她知道,即使處于不死的地位上,他也曾經(jīng)不知疲倦地奮斗過。他想讓雷吉娜知道,人都是要死的,可是對于每個人,生命都有一種特殊的味道,這么一個生命是永遠不會重現(xiàn)的,在每個人身上,生命沒有一點一滴不是嶄新的。人是可以有所作為的。只要充滿信念,愿為自己的信念去獻出寶貴的生命,人生就有了價值,就會一代一代傳下去,使人的一生充滿了希望、理想、有愛、有恨、有微笑,也有眼淚。下面就是雷蒙·福斯卡講的故事:雷蒙·福斯卡于1279年出生在意大利卡爾莫那的一個貴族家庭。那時,卡爾莫那只是意大利眾多城邦中的一個,它正處于內(nèi)憂外患之中,卡爾莫那公爵專橫殘暴,使他的子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而熱那亞等較強大的城邦又虎視耽耽,覬覦著這個小城邦,經(jīng)常出兵犯境。雷蒙·福斯卡懷著振興城邦的雄心大志,推翻了統(tǒng)治暴君,自己當上了卡爾莫那的君主,從此有了施展他的雄才大略的機會。然而,福斯卡很快就認識到,人的一生是短暫的,他還等不到卡爾莫那強大起來,就要命喪黃泉,他的一切努力也將化為烏有。他不禁祈禱道,“我的天主!讓我活下去吧!”一天,他偶然從城邦里一個窮苦的老乞丐那里知道,老乞丐擁有一瓶從他父輩傳下的來自埃及的長生不老藥水。這個老乞丐雖然十分珍惜自己的生命,卻不愿喝下藥水,因為“一個過不完的生命”對他來說是太長了。雷蒙·福斯卡不顧親人朋友的勸阻,迫不及待地一口氣喝下了藥水,從此他便擁有了神奇的能力,永遠不會變老,也不會死去了。為了振興城邦,抵御外侮,福斯卡實施了殘酷的專政。為了拯救被圍的卡爾莫那不致失陷敵手,他把老弱婦孺統(tǒng)統(tǒng)驅(qū)趕出城,好節(jié)約城里的口糧,又雇了一支外國雇傭軍來打仗,并且勒令老百姓獻出財寶支付軍費??柲墙鈬耍瑹崮莵喨送俗吡?,但是,那是付出了慘重代價,犧牲了全城無數(shù)老弱婦孺的生命換來的。在福斯卡統(tǒng)治下,卡爾莫那的人民,男子必須當兵,女人則生兒育女,織布耕地,全體人民過著清苦的生活。經(jīng)過多年努力,卡爾莫那欣欣向榮,在別的城邦發(fā)生大饑荒的年代,卡爾莫那沒有餓死一個人。但是仿佛上天要進行懲罰,一傷瘟疫襲擊了卡爾莫那。福斯卡日以繼夜地照顧病人,埋葬死者。城里到處呻吟和哀哭聲,沒有染病的男男女女嚇得慌張地逃出城去。福斯卡的妻子卡特琳和心愛的孫兒西吉斯蒙都死于這場瘟疫。福斯卡的兒子唐克雷德是個貪婪自私的人。他早已躍躍欲試,想篡權(quán)奪位,自己做卡爾莫那的君主。他沒有給母親卡特琳送葬,卻在父親送葬回來時突然派刺客刺殺福斯卡。福斯卡的親密朋友和侍從羅杰用身體擋住了刺客的刀劍,倒地死去。而唐克雷德也死在父親的劍下?,F(xiàn)在,福斯卡完全孤獨了。他的同時代人:朋友、妻子、兒子、孫子……全部死去了。他沒有了牽掛,沒有了愛情,沒有了義務(wù),在一群要死的人當中,他自由自在,昂然而立,成了自己的主人。在后來的年代里,福斯卡繼續(xù)統(tǒng)治著卡爾莫那,他東征西討,征服了熱那亞,卡爾莫那城邦繁榮起來,人口也增加了。福斯卡又有了一個兒子,名叫安托納,他無比疼愛這個孩子,懷著滿腔熱忱為安托納安排一個光輝的前程:他為安托納建立了一座帶有花園的大理石別墅,請來了最杰出的人才給安托納上課,教給孩子弓馬刀劍,他又從城邦挑選了一些漂亮聰明的孩子,陪安托納一起讀書游戲。在這些孩子里,有一個女孩子叫貝婭特麗絲,她是安托納最喜歡的玩伴。二十年過去了,安托納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擁有一切他想要的東西,長成了一個英俊的青年。貝婭特麗絲也長成了一個獨立不羈、性格深沉熱烈的女郎。福斯卡愛上了貝婭特麗絲,而貝婭特麗絲卻不愛福斯卡,她知道他不死的秘密,不愿意愛一個“死人”,她全心愛的是生氣勃勃的安托納。安托納一點也不注意貝婭特麗絲,也不愛她,他一心只想掙脫父親對他的關(guān)心愛護,想放開手腳去創(chuàng)立英雄業(yè)績,為卡爾莫那建功立業(yè)。他要求福斯卡讓他來統(tǒng)治卡爾莫那,他說,“您給了我一切,又不許我使用這一切來做些事,這有什么意義?”福斯卡明白,安托納是對的,他愛卡爾莫那,福斯卡無權(quán)阻止他去履行個人的命運。于是福斯卡把統(tǒng)治權(quán)交給了安托納。安托納主張擴大卡爾莫那的勢力,他聯(lián)合了法國,對里維爾發(fā)起進攻。安托納攻下了里維爾,全城邦人民興高采烈,唱歌跳舞,高呼“卡爾莫那萬歲!安托納·福斯卡萬歲!”但是安托納已經(jīng)看不見慶祝盛況了,他在攻城時受了致命的傷,肚子上打了個窟窿,他對福斯卡說,“爸爸,你為我感到驕傲嗎?”于是臉上帶著幸福的表情,閉上了眼睛,光榮而滿足地死去了。他到死也是個征服者,他完成了他的英雄業(yè)績。福斯卡想道:“而我卻永遠沒有個完?!备K箍ㄔ俅蜗蜇悑I特麗絲求婚,但是貝婭特麗絲要求離開宮殿,回鄉(xiāng)下去和母親一塊兒喂養(yǎng)奶牛,干干家務(wù)。她責備福斯卡說,在他身邊,人沒法呼吸,因為他扼殺了人的一切愿望。他給了安托納一切,然而,那些都只是哄人的玩具,也許就因為這緣故,安托納才選擇了死,因為福斯卡沒有留給他其他的生活方式。貝婭特麗絲后來還是被迫嫁給了福斯卡。她對福斯卡的愛始終無動于衷,她無法愛一個不會死的人。她終身愛著安托納,因為他是個活生生的人。福斯卡為了使卡爾莫那稱雄,凌駕于熱那亞等城邦之上,不得不尋求法國人的幫助。然而這便導(dǎo)致法國勢力入侵,意大利城邦從此四分五裂,無法建立統(tǒng)一的國家。福斯卡感到自己犯了大錯。為了實現(xiàn)他統(tǒng)一宇宙的雄心大志,他終于決定去投靠德國的馬克西米連皇帝,把卡爾莫那獻了出來。福斯卡被馬克西米連委以重任,輔佐他的孫子查理。1519年10月23日,查理五世在古老的查理曼教堂正式舉行登基儀式,登上了神圣羅馬帝國的寶座。福斯卡正是想借他的手來統(tǒng)一宇宙。在這個時刻,他心潮澎湃,內(nèi)心響起了一個聲音:現(xiàn)在宇宙永遠屬于我了;這是我的采邑,無人能與我分享。查理將統(tǒng)治幾年。我前面則有無窮的歲月。我要重建人間天堂。然而事與愿違。查理五世在位四十年,不但沒有建立起一個按照基督教義行事的世界帝國,反而陷進了諸侯叛亂、戰(zhàn)火紛綸的混亂中?;浇谭至殉闪诵屡f兩派,馬丁·路德的言論在人們心中燃起了尋求真理的火焰。路德被定了罪,但是帝國內(nèi)的騷亂并沒有平息下來。農(nóng)民暴亂者揭竿而起,他們焚燒城堡、教堂、屠殺教士、貴族。而貴族在最初的驚恐過去之后,立刻集合力量,殘酷地把農(nóng)民暴動鎮(zhèn)壓下去,參加叛亂的鄉(xiāng)鎮(zhèn)、村莊都被付之一炬,抓到的農(nóng)民被活活燒死。福斯卡這時已經(jīng)明白,建立統(tǒng)一帝國的努力是徒勞的,戰(zhàn)爭永遠不會停止。剛剛擺脫了法國人,又要向土耳其進攻;剛剛平息了西班牙的叛亂,德國又發(fā)生了另一次叛亂。打不完的仗,籌不完的軍費,機器一開動起來,就無法停止。“我們永遠沒個完,我們的兩手永遠閑不下來!”這時,歐洲的統(tǒng)治者開始對海外擴展,巨大的船隊駛向美洲大陸,去征服新世界。福斯卡對新大陸產(chǎn)生了興趣,1550年,福斯卡登上了一支船隊,前往美洲大陸。他認為在這塊大陸上,他不會陷入無益的戰(zhàn)爭和殘酷的鎮(zhèn)壓,他可以從頭設(shè)計,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帝國,這是福斯卡最后的希望。然而,他看見的島嶼卻都已被執(zhí)行種族滅絕政策的殖民者夷為平地了,貪婪的殖民者驅(qū)趕印第安人為他們干苦工、開銀礦,不到他們勞累而死是不讓他們休息的。呂凱斯島已經(jīng)荒無人煙,它的居民不是被白人捕殺便是逃亡了,古巴島上原來生活著一個懶洋洋的、赤身裸體的民族,如今也不復(fù)存在,牙買加原來生活著六萬印第安人,如今只剩下二百人了。從早到晚,裝著銀子的騾隊朝海岸走去,一兩銀子是用一兩鮮血換來的。歐洲殖民者摧毀了一個世界。福斯卡心灰意懶了。1555年查理五世宣布退位,他的帝國夢想破滅了。福斯卡和他告別以后,開始在世界上漫游。時光又過去了一百年。一天,他在南美洲一條河的岸邊和迷了路的法國探險家比埃爾·卡利埃邂逅相遇,成為好友。這位探險家抱著百折不撓的決心,正尋找一條通往中國的道路。福斯卡從好友身上獲得了鼓舞、汲取了生存的欲望。福斯卡參加了卡利埃的探險事業(yè)。他們的道路上充滿了艱難險阻,卡利埃的超人毅力和福斯卡不會死的神奇力量幫助他們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關(guān)。最后,在尋找一條他們久已向往的,溝通新大陸的大河時,卡利埃終于再也無力支持了,大河的源頭呈現(xiàn)在他們眼前,卡利埃卻無法回去把好消息告訴大家了??ɡ5乖诘厣希蚋K箍ㄗ詈蟾鎰e后,舉起槍來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無比悲痛的福斯卡也想像卡利埃那樣結(jié)自己的生命,他端起槍朝自己胸膛開了一槍,又朝自己嘴里開了一槍。但是他只是頭暈?zāi)垦A撕靡魂?,并沒有死掉。他慢慢地離開,被一個印第安人的村子收留下來。許多年過去了,這已是一七八九年革命爆發(fā)前的法國。福斯卡出現(xiàn)在巴黎,成了德·蒙泰松夫人的座上客,生活在縱情享樂的上流社會之中,對于他來說,這只不過是一場游戲,他覺得自己不過是位穿上戲裝的過客。福斯卡結(jié)識了蒙泰松夫人的朗讀女伴瑪麗亞納·德·辛克萊。瑪麗亞納信仰理性、進步和自由,她避開蒙泰松夫人,團結(jié)了巴黎社會上具有先進思想和智慧的人們,他們經(jīng)常聚會討論,進行啟蒙思想活動。瑪麗亞納用自己的熱情喚醒了福斯卡的良知,他的心中燃起了火焰,他對自己說,“現(xiàn)在我愛,我能受苦,我又變成一個人了?!彼e極參加了瑪麗亞納組織的活動,后來他和瑪麗亞納結(jié)為夫婦,幸福地生活了許多年,有了兩個孩子。而在最后,福斯卡生活中最愛的這個女人終于衰老了,死去了。福斯卡仍然活著,關(guān)懷著瑪麗亞納女兒的女兒留下的男孩阿爾芒。阿爾芒年輕英俊,像多少年前福斯卡的兒子安托納那樣英勇無畏,他參加了1830年的群眾起義,波旁王朝被推翻了,但是共和國被資產(chǎn)階級篡奪了革命成果。阿爾芒和同伴們編報紙,從事宣傳活動,同時組織暴動,起義失敗,阿爾芒和同伴們被判入獄,福斯卡也和他們在一起。他自告奮勇,牽制獄卒,讓阿爾芒和其他二十幾個起義者逃出監(jiān)獄。福斯卡被囚十年,遇大赦得以被釋放,又回到阿爾芒身邊,在工人中進行革命宣傳工作。福斯卡目睹了1848年革命的爆發(fā)。阿爾芒宣告說這是一場勝利。但是福斯卡知道,這勝利不屬于他,而屬于阿爾芒他們,因為他們?yōu)榱藢崿F(xiàn)自己的信念,曾經(jīng)冒著生命的危險而奮斗過。福斯卡覺得,自己沒有冒生命的危險,他沒有過去,沒有未來,他不屬于他們,他們活著,而他是個陌生人,是個死人。他從此離開了他們。福斯卡走上通往鄉(xiāng)村的大路,進了一座森林,在那里沉睡了六十年。他后來被人叫醒,世界還是原來那個樣。他被人送進了瘋?cè)嗽海谀抢镉诌^了三十年,后來他從瘋?cè)嗽撼鰜恚诼灭^里遇到了雷吉娜。福斯卡講完了他的經(jīng)歷,對雷吉娜說,“我要走了。”他邁開大步,走得非??欤路鹪谔煅纳钐?,有什么東西在等他:一個埋在冰帽底下的世界,沒有人,沒有生命,白茫茫、赤裸裸。雷吉娜望著福斯卡遠去?!白屗甙?!”她想,“讓他永遠消失吧!”好像他一走會把妖術(shù)帶走似的,這個妖術(shù)曾使她失去了她的實質(zhì)。
作者簡介
西蒙娜·德·波伏瓦(1908—1986)是享譽世界的法國著名作家和社會活動家。代表作有被譽為西方女性“圣經(jīng)”的《第二性》,1954年榮獲法國龔古爾文學獎的自傳體小說《名士風流》,以及長達四卷的《西蒙娜·德·波伏瓦回憶錄》。波伏瓦是存在主義哲學家、文學家薩特的終身知己。他們是一對自由情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精神實體;他們那長達半個世紀沒有婚姻束縛的“契約式愛情”,既驚世駭俗,又蕩氣回腸,而他們各自與其他異性及同性間的性生活既遭非議,又引人關(guān)注。不管人們?nèi)绾卧u頭論足,波伏瓦的一生活得充實而真切。其不容置疑的才華、追求卓越的自由心靈和富有傳奇色彩的愛情,都具有永恒的魅力。在二十世紀的法國文壇上,波伏瓦永遠是一個靚麗的人物,值得學術(shù)界的研究和探討。
圖書目錄
暫缺《人都是要死的》目錄
本目錄推薦
01
雪國
01
雪國
02
美國內(nèi)戰(zhàn)小說研究
02
美國內(nèi)戰(zhàn)小說研究
03
貓與東京(精裝版)
03
貓與東京(精裝版)
04
在斯萬家那邊
04
在斯萬家那邊
05
愛與傷害
05
愛與傷害
06
毀滅的時代
06
毀滅的時代
07
夢女
07
夢女
08
雪國
08
雪國
09
第八日的蟬
09
第八日的蟬
10
祭壇之蝎
10
祭壇之蝎
掃描二維碼
關(guān)于讀書
免責聲明
讀書目錄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