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我初次到中國,游歷了北京、廣州、上海、桂林、深圳、香港等城市。除了政治氣氛,我的興趣主要是在于會一會許多對我這么個“老外”抱著非常友好態(tài)度的人。實際上,我從少年時代就對中國書法有著極大的興趣。我很高興地看到了中國高水平的印刷品,而這一時期興起的廣告熱潮則激起了我最大的興趣。1997年我再次到中國。這是一次比較私人的旅行,因為我女兒在昆明上大學。這次走的路線是這樣的:香港、廣州、陽朔、昆明、大理、麗江。我和我的家人非常欣賞這些地方美麗的山水,同時驚嘆于大城市的迅速發(fā)展。在昆明這個蘇醒的城市,有壯觀的玻璃巨廈、活躍的商業(yè)、繁忙的工作,以及巨大的廣告路牌(在歐洲沒有這么大,10年前在中國也沒有),我對這些廣告,有一種職業(yè)的敏感。在一個很大的范圍內,設計已經成為一個社會的縮影。由此,我們就接觸到了《設計與蒙太奇》的內容:主題詞、封面畫、海報。而這一切的核心則是設計(Design)。在西方,設計已經成為一個充滿無情競爭的社會的縮影。在這里,有獲勝者,也有不少的失敗者。誰勝誰負,往往取決于表現,取決于表達。隨著生活標準的提高,人們除了對商品的性能提出要求,必然還會考慮它的質量和美感因素。設計因此也就成為了一個非常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在同等質量產品供大干求的情況下,產品的美學表現就成了促銷的重要手段。對于我們設計家來說,必須讓自己的作品引人人勝,讓受眾從語言和形式上受到吸引。這一點,同樣適用于商品和政治海報。海報(廣告)是一個畫面(空間),它必須引人注目。當然,以我之見,廣告也承擔著道德上的使命,并且還必須遵守一定的美學原則?;蛘哒f,它的美學原則也應該受到重視。這兩方面,即內容和美感的要素,都可以在我的作品中看到,至少我希望是這樣。我認為,它們永遠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漂亮而缺乏內涵的廣告是有害的。一個好的海報設計,其美感表現和美學形式頗似中國的書法。因此,我特別高興這《設計與蒙太奇》能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出版。盡管我讀不懂,它的形象和豐富性,令人感到新鮮和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