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我們稱為阿以和平進程的這段歷史始于1977年。當時,埃及總統(tǒng)安瓦爾·薩達特不顧多方面的強烈反對,突然決定偕同負責外交事務的國務部長訪問耶路撒冷;那位負責外交事務的國務部長就是布特羅斯·布特羅斯-加利。在這本書中,他記述了在11月一個寒冷的冬夜開始的那次果敢、艱難的外交之行,直到三年后簽署具有歷史意義的戴維營協(xié)議?!栋<巴ㄏ蛞啡隼渲贰肥且晃涣私鈨饶徽叩谝淮螐囊幻⒗说难酃猓涗浟舜骶S營協(xié)議開啟阿以和平進程、建立美國與以色列及其阿拉柏鄰國新關系的歷程。此書是布特羅斯-加利根據自己當時的日記寫成的,它忠實于歷史;其中生動地描寫了許多歷史偉人的對話,包括富有遠見卓識的薩達特,充滿活力與魅力的埃澤爾·魏茨曼,不留情面的吉米·卡特,以及深不可測的摩西·達揚。書中描述了戴維營談判中許多人們不知曉的內幕,生動而有趣。比如,埃及和以色列代表團的成員們在戴維營身穿睡衣或運動服,在樹林的小路上騎著自行車展開外交活動。它還讓我們了解到不少國際外交界的知識人士,從鐵托到菲德爾·卡斯特羅,從詩人總統(tǒng)利奧波德·桑戈爾到伊迪·阿明?!栋<巴ㄏ蛞啡隼渲贰氛宫F(xiàn)了阿拉柏和談者們面臨的種種困難——他們既要應付多疑、頑固的以色列右翼政府,又要面對來自國內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巨大壓力。讀者可以從中看到埃及及竭力在背后所做的各種平衡;埃及國內利益與它為巴勒斯坦人民爭取權益之間的關系;一方面,埃及忠于泛阿拉伯主義,而另一方面,它又不是敘利亞,約旦和沙特阿拉伯的反對,致力于開辟和平之路。埃及與以色列簽訂戴維營協(xié)議,是一次歷程性的突破,是當代外交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我們從這本書里讀到的,就是對這段歷史的完整的、忠實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