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1月15日,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這一天,中美兩國終于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簽署了雙邊協(xié)議。入世的大門正向我們徐徐打開。有人說,中國的“入世”,不亞于中國的又一次改革開放。中國的第一次改革開放,把市場經濟引入了華夏大地,使中國的歷史車輪進入了轉軌經濟的時代,使我們的國家重新煥發(fā)出勃勃生機。中國入世,將使中國的歷史車輪從轉軌經濟駛入市場經濟,中國的市場將進一步向世界開放。中國,又將迎來一場更為波瀾壯闊的改革與開放。加入世貿組織,對中國的沖擊和震蕩,將是全面的、深刻的、久遠的。我們選擇的視角,是中國的金融業(yè),是中國將面臨最嚴峻挑戰(zhàn)的部位,是對中國影響最為深遠的部位,也是中國經濟最為薄弱的部位。之所以說它薄弱,是因為在我國這些年的改革過程中,金融改革的進程相對滯后,與其他部門的改革相比,顯得更為謹慎,步子邁得更為緩慢。毫無疑問,隨著WTO的到來,它受到的沖擊將會更大。WTO要求中國的大門向所有的金融強國敞開。金融強國在叫喊:“我來了!我看到了!我勝利了!”他們是何等地興高彩烈,何等地充滿信心??!他們來了,帶著靈活的經營機制來了,帶著先進的管理技術來了,帶著優(yōu)良的服務來了,帶著勃勃雄心來了。我們的銀行業(yè)準備好了嗎?國有商業(yè)銀行的不良資產的問題,正在解決,但還沒有解決。銀行的經營機制,正在轉軌,但還沒有轉軌。我們的管理人員能上不能下,我們的員工能進不能出。中國的銀行家,你在哪里?你有堅定的信心和真正的力量,大刀闊斧地改革,真正“與狼共舞”嗎?我們的保險業(yè)準備好了嗎?惡性競爭造成的令人擔憂的高成本,保險公司能消化嗎?落后的營銷手段和稀少的險種,能和國外的公司較量嗎?能較量,得較量,不能較量,我們也得較量。除了較量,我們別無選擇。我們的證券業(yè)準備好了嗎?過去,我們運用計劃經的手段,分配銀行的金融資源,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資產。現在,我們用同樣的方法來分配上市公司的指標。上市公司的審批制帶來了證券市場發(fā)展的低效率。中國的證券商,看到了外國證券商快來了嗎?中國的投資者,你想到和外國的投資者競爭嗎?看不到,也要看到了,想不到,也要想到了。中國的期貨市場準備好了嗎?糧食流通領域的現狀,造成我國糧食價格大大高于國際市場。現貨市場不放開,期貨市場不發(fā)展,中國的糧食市場和相應的期貨市場,如何同國際市場接軌?中國的外匯市場準備好了嗎?不實行意愿結售匯,外匯市場的基礎何在?不讓所有的銀行都開辦遠期結售匯,市場的公平競爭何在?不讓更多的參與者進入外匯交易市場,人民幣匯率如何能真正市場化?WTO,呼喚著人民幣從外匯管制走向自由兌換,呼喚著人民幣從國內市場走向國際舞臺。我們的政府準備好了嗎?市場是一只看不見的手,政府是一只看得見的手。我們現在需要的,是一只更強大、更有力、更靈活的看不見的手。我們的央行,除了監(jiān)管該如何建設和服務于中國金融與經濟的發(fā)展呢?我們的證監(jiān)會和保監(jiān)會,將如何促進證券業(yè)和保險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呢?我們期待著堅定而又明朗的回答。在中美協(xié)定剛剛簽訂的時刻,我們在珞珈山上的一群學子,滿懷著對祖國的激情和熱愛,寫下了這部關于WTO和中國金融的書,寫下了這部剖析中國金融現狀的書,寫下了這部構想中國金融應對策略的書。我們對以上所提出的一個又一個的問題,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并作出了鮮明的回答。本書的寫作,凝聚著所有策劃者和寫作者的智慧和汗水。全書共分為十一篇。第一至三篇主要介紹WTO金融條款、入世的程序,以及申請入世的歷史;第四篇考察入世國際案例;第五至十篇主要研究入世給中國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