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數據庫基礎
1.1 數據管理技術的發(fā)展
1.2 關系模型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RDBMS)
1.3 Microsoft Access 2000的七個組件
1.4 Microsoft Access 2000的啟動與退出
1.4.1 啟動
1.4.2 退出
1.5 獲得Microsoft Access 2000的幫助
1.6 數據庫的基本操作
1.6.1 利用向導快速建立數據庫
1.6.2 保存數據庫
1.6.3 關閉數據庫
1.6.4 打開已存在的數據庫
1.6.5 創(chuàng)建空的數據庫
本章小結
第2章 創(chuàng)建數據表
2.1 利用向導創(chuàng)建數據表
2.2 Microsoft Access 2000的字段類型
2.3 自己設計數據表的范例
2.4 自己設計數據表的理論知識
2.4.1 字段的大小
2.4.2 字段的格式
2.4.3 字段的其他屬性
2.4.4 使用有效性規(guī)則
2.5 導人與鏈接
2.5.1 定義
2.5.2 Access可以導人或鏈接的數據源
2.5.3 導入與鏈接的區(qū)別
2.5.4 使用導入與鏈接的原則
2.5.5 導入表的實例
2.6 主關鍵的作用與設置
2.7 索引的作用與設置
2.7.1 可以索引的數據類型與索引的分類
2.7.2 創(chuàng)建索引的實例
2.7.3 索引的缺點與設置索引的原則
2.8 換一種方案
2.9 建立表間關系
2.9.1 理論知識
2.9.2 操作實例
本章小結
第3章 使用數據表
3.1 編輯表中的數據
3.1.1 界面介紹
3.1.2 數據錄入
3.2 改變數據表的布局
3.2.1 改變行高列寬
3.2.2 字段位置的調整與字段的隱藏
3.2.3 凍結列
3.3 記錄的排序
3.4 記錄的篩選
3.4.1 篩選簡介
3.4.2 按輸入內容篩選
3.4.3 按選定內容篩選
3.4.4 按內容排除篩選
3.4.5 按窗體篩選
3.4.6 高級篩物排序
本章小結
第4表 查詢
4.1 查詢簡介
4.2 準則表達式的編寫
4.3 查詢的設計界面
4.4 選擇查詢
4.5 參數查詢
4.6 操作查詢
4.6.1 概述
4.6.2 更新查詢
4.6.3 生成表查詢
4.6.4 刪除查詢
4.6.5 追加查詢
4.7 交叉表查詢
4.8 SQL語言簡介
本章小結
第5章 窗體
5.1 窗體簡介
5.2 窗體的分類
5.2.1 單頁窗體與多頁窗體
5.2.2 單一窗體與連續(xù)窗體
5.2.3 主窗體、子窗體
5.2.4 彈出式窗體
5.2.5 模態(tài)窗體
5.3 窗體中的常用控件
5.4 創(chuàng)建簡單的窗體
5.4.1 創(chuàng)建自動窗體
5.4.2 利用窗體向導創(chuàng)建窗體
5.5 打印窗體
5.5.1 打印窗體與屏幕顯示窗體的區(qū)別
5.5.2 頁面設置
5.5.3 打印窗體
本章小結
第6章 報表
6.1 在Microsoft Access 2000中打印數據庫里的數據
6.2 報表的結構
6.3 本章的任務
6.4 快速創(chuàng)建簡單報表
6.4.1 自動創(chuàng)建報表
6.4.2 自動創(chuàng)建縱欄式報表與表格式報表
6.5 利用報表向導創(chuàng)建報表
6.6 報表的打印預覽與打印
本章小結
第7重 網頁
7.1 概述
7.2 導出數據訪問頁
7.3 創(chuàng)建自動網頁
7.4 利用向導創(chuàng)建網頁的方法
7.5 在設計視圖中修改網頁
7.5.1 界面介紹
7.5.2 設計實例
本章小結
第8章 宏
8.1 宏的用途以及分類
8.1.1 宏的用途
8.1.2 宏的分類
8.2 常用的宏命令
8.2.1 打開和關閉表、查詢、窗體和報表
8.2.2 打印數據
8.2.3 執(zhí)行查詢
8.2.4 測試條件和控制操作流
8.2.5 設置值
8.2.6 查找數據
8.2.7 建立定制菜單及執(zhí)行萊單命令
8.2.8 控制顯示與移動焦點
8.2.9 向用戶傳遞信息
8.2.10 更名、復制、刪除、保存、導人及導出對象
8.3 操作序列
8.4 宏組
8.5 條件宏
8.6 使用Autokey宏組設置快捷鍵
8.7 設置啟動數據庫時的自動操作
8.7.1 設置Microsoft Access 2000的啟動選項
8.7.2 創(chuàng)建Autoexec宏
8.7.3 數據庫的啟動過程
8.8 運行和修改已經存在的宏
8.8.1 運行宏
8.8.2 修改已經存在的宏
本章小結
第9章 創(chuàng)建定制窗體的預備知識
9.1 概述
9.2 工具欄
9.2.1 工具欄概述
9.2.2 “格式”工具欄
9.2.3 “窗體設計”工具欄
9.3 工具箱
9.3.1 工具箱的顯示和隱形
9.3.2 工具箱中按鈕的用途
9.3.3 在工具箱中增減按鈕
9.4 屬性卡
9.4.1 設置屬性
9.4.2 打開屬性卡
9.4.3 更改屬性值
9.5 常用的屬性
9.5.1 設置屬性控制控件或窗體的外觀
9.5.2 設置屬性控制控件或窗體數據來源
9.5.3 設置屬性響應事件
本章小結
第10章 開發(fā)實例之一
10.1 封皮窗體的創(chuàng)建
10.1.1 創(chuàng)建一個空白的窗體
10.1.2 在窗體中添加控件
10.1.3 設置封皮窗體的打開和關閉
10.2 控制中心窗體的創(chuàng)建
10.2.1 創(chuàng)建一個空白的窗體
10.2.2 在控制中心窗體中添加控件
10.2.3 設置控制中心窗體的自動打開
本章小結
第11章 開發(fā)實例之二
11.1 “查看雇員個人資料”的實現
11.2 “查看雇員工作業(yè)績”的實現
11.3 “打印全年薪金匯總”的實現
11.3.1 模態(tài)窗體的創(chuàng)建
11.3.2 模態(tài)窗體的自動打開
11.3.3 模態(tài)窗體中命令按鈕功能的實現
本章小結
第12章 開發(fā)實例之三
12.1 模態(tài)窗體的創(chuàng)建和打開
12.1.1 模態(tài)窗體的創(chuàng)建
12.1.2 模態(tài)窗體的打開
12.2 窗體中的宏組
12.2.1 窗體中宏組的創(chuàng)建
12.2.2 窗體中宏組的驅動
12.3 自定義報表“單月實際薪金”的設計
12.3.1 界面介紹
12.3.2 數據源的修改
12.3.3 創(chuàng)建空白報表“單月實際薪金”
12.3.4 設計報表頁眉/頁腳
12.3.5 設計頁面頁眉/頁腳
12.3.6 在報表中分組
12.3.7 設計主體部分
本章小結
第13章 開發(fā)實例之四
13.1 概述
13.2 繪制窗體的準備工作
13.2.1 創(chuàng)建數據源表
13.2.2 向表“系(部門)名稱”中輸入數據
13.3 窗體的繪制
13.3.1 創(chuàng)建一個空白的窗體
13.3.2 使用向導向窗體中添加組合框
13.3.3 向窗體中添加其他控件
13.4 創(chuàng)建條件宏
13.4.1 創(chuàng)建條件宏
13.4.2 表達式生成器的使用
13.4.3 條件宏的驅動
13.5 創(chuàng)建操作查詢實現更改的功能
13.5.1 創(chuàng)建操作查詢
13.5.2 操作查詢驅動
13.6 窗體“更改基本薪金”的打開
本章小結
第14章 開發(fā)實例之五
14.1 “臨時表”的設計思路
14.2 本章的設計目標
14.3 臨時表的創(chuàng)建
14.4 創(chuàng)建與臨時表有關的查詢
14.5 創(chuàng)建錄入數據的窗體
14.5.1 使用窗體向導創(chuàng)建一個初始窗體
14.5.2 修改初始主、子窗體的布局
14.5.3 修改子窗體
14.5.4 主窗體的進一步修改
14.6 主、子窗體的打開
14.7 創(chuàng)建下一個窗體
14.7.1 創(chuàng)建空白窗體
14.7.2 向窗體中添加控件
14.7.3 為窗體創(chuàng)建宏組
14.7.4 宏組中宏的驅動
14.7.5 窗體的自動打開
14.8 創(chuàng)建查詢自動輸入月份
本章小結
第15章 模塊
15.1 模塊的分類
15.1.1 類模塊
15.1.2 標準模塊
15.2 創(chuàng)建模塊的實例
15.3 選用宏還是模塊
15.3.1 何時選用宏
15.3.2 何時選用模塊
15.3.3 使用模塊來完成宏的工作
本章小結
如何使用光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