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以小傳靳以,原名章方敘,天津人,1909年8月16日生。少年時代就讀于天津南開中學,后入復旦大學國際貿易系,積極參加新文學運動,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大學畢業(yè)后以寫作和編輯為生。1933年在北京與鄭振鐸合編《文學季刊》,并擔任《水星月刊》編委。1935年開始在上海與巴金合編《文季月刊》、《文叢》等雜志及烽火抗日小叢書。這期間的短篇小說《圣型》以異國情調和詩性的筆致,使他一舉成名。作品描寫的是俄國人在哈爾濱的生活。文筆細膩,蘊含著淡淡的憂傷,當時頗受讀者歡迎。其作品多反映知識分子生活和小市民生活。1938年任內遷重慶的復旦大學國文系教授,兼編重慶《國民公報》的文學副刊《文群》。1941年到福建專科學校任教,并編輯《現代文藝》、《奴隸的花果》、《最初的蜜》等雜志。這期間創(chuàng)作了優(yōu)秀短篇小說《眾神》和《生存》,作品抨擊時弊,歌頌美好品格。1944年仍回重慶復旦大學執(zhí)教,1946年夏隨校遷回上海,任國文系主任,并編輯《大公報·星期文藝》,還與葉圣陶合編《中國作家》。解放后繼續(xù)從事創(chuàng)作和編輯工作。曾擔任作協上海分會副主席。1959年11月7日,因病辭世。去世前還主持大型文學刊物《收獲》的編輯工作。靳以是一位貼近生活的作家,他的作品總是密切關注現實人生,充滿了生活的泥土味和油煙味。摯烈的情感,鮮明的愛憎,樸實流暢的語言,深長細膩的筆調,構成這位現實主義作家的獨特風格。